邓州门户网|邓州网|邓州吧|邓州论坛

门户网APP
邓州门户网,邓州在线 邓州门户网手手机app

***自学手语教管聋哑服刑者 刑释后改好率98%

2014-9-22 17:18| 发布者: 碧纱沉烟| 查看: 2791

午后,上海市南汇监狱。宽敞明亮的大厅里,一群聋哑服刑人员围坐在一名民警身旁,用手交谈着。无声的世界里,他们的视线诉说着信任和理解,脸上的表情也透露出认真。在这座收押改造老病残犯的功能性监狱里,民警肩负 ...

午后,上海市南汇监狱。宽敞明亮的大厅里,一群聋哑服刑人员围坐在一名民警身旁,用手交谈着。无声的世界里,他们的视线诉说着信任和理解,脸上的表情也透露出认真。

在这座收押改造老病残犯的功能性监狱里,民警肩负的改造责任更重。但破冰者不畏跨越阻碍,一如这名正用手语与聋哑服刑人员“交谈”的民警——孙昕。

在南汇监狱,孙昕的名字和手语联系在了一起。七年来,他通过自学手语,走进聋哑服刑人员的无声世界,实现心与心的交流。孙昕说:“声带离心脏,30厘米;手指离心脏,约一米。但只要把手贴在心上,手与心的距离,可以比言语更近。”

掌握执法手语,还学日常问候

聋哑服刑人员不少生活在自己封闭的世界里,对外界也心存抵触。民警若不能打破这一隔阂,可能无法真正与之交流,更难以引导他们走好人生之路。

2007年7月,南汇监狱建立之初,上海监狱系统抽调百余名民警,充实到南汇监狱监管改造战线。年富力强的孙昕主动请缨。第一天报到,孙昕所带监组里分来了4名聋哑服刑人员。由于聋哑服刑人员文化程度低,又没有经过正规的手语学习,沟通起来比较困难。因而在改造中,有人对监管改造制度不予理会、我行我素。

孙昕想,那就逐个“谈心”吧。谁料,面对纸和笔,几名聋哑服刑人员不是摆手就是摇头。孙昕想到了学习手语,可这并非易事。手语主谓宾顺序与正常人说话就大不相同,不容易学!还有个问题,跟谁学?在监狱的支持下,孙昕想方设法联系到了聋哑学校的老师。接下来,怎么学呢?只要不值班,孙昕就跟着视频学。

聋哑服刑人员自我防卫心理较强,害怕吃亏,敏感、多疑,信任关系难建立。起初,孙昕想学监狱执法手语。刚学会了“要好好改造”、“遵守监规”几个词,他就在实际工作中“学以致用”,不料聋哑服刑人员双手一摊,做出与己无关的神情。

“话”不投机,孙昕改变了策略。除学习执法用语外,还逐渐增添了日常问候语,如你们好、身体好等;生活语,比如爸爸、妈妈、老婆、儿子等;省份用语,比如上海、山东、浙江等地名。在不懈坚持下,掌握的词汇量渐渐多了。

一天,孙昕自信满满地走上前,与聋哑服刑人员打招呼:“你们好,今天饭吃了吗?”正在“交谈”的聋哑服刑人员突然停了下来,脸上浮现惊奇的神情,对视片刻后又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孙昕怔怔地望着他们。一名聋哑服刑人员忍住笑告诉孙昕,聊天不需要用书面语。原来,孙昕刚才在用朗读课文的语气与聋哑服刑人员聊天,他们感觉太过正式了。汲取经验,孙昕开始注重学习聋哑人的生活化口语。

以情打消戒备,用心了解需求

40岁出头,拥有大专文化的黄某是聋哑服刑人员中的“高材生”。他在聋哑服刑人员里较有威信,大家有纠纷都会找他,有问题也会请他出主意。但是,对监区要求的写周记等规定,黄某总以不识字、不会手语等为由进行软抵抗。

一天,孙昕接到黄某老家寄来的一封家信。信上的文字似乎有被泪水打湿的痕迹——字里行间朵朵淡蓝色梅花,透露的是一名老母亲对儿子的深深思念。

原来,黄某在外漂泊多年;入狱后,也没有与家人取得联系。家中的老母亲想念儿子,眼睛都要哭瞎了。经多方打听,总算得知儿子的近况,便试着往南汇监狱寄来一封信。

拿着来信,孙昕感觉到这可能是教育黄某的突破口,于是就带着纸和笔,叫黄某来到谈话室。看到纸和笔,黄某的第一反应是摆手。孙昕拿出黄某的家信,然后在纸上写到:“可惜你不识字,又不懂哑语,这封家信只能等你回归时带回去了。”黄某愣住了,张口结舌,忙拦住孙昕,在纸上迅速写下:“其实我会写字,看得懂!”

接过家信,黄某当晚流着泪写了一篇周记,字里行间充满忏悔。第二天交到了孙昕的手中。在周记中,黄某承认了之前的错误,并交代自己不仅会写字,还精通手语。之后,黄某红着脸递给孙昕一本《手语大全》,说是借给他看,并用手语说:“我们希望有一名警官懂手语,懂得我们的想法。”

通过聊天,孙昕摸清了4名聋哑服刑人员的家庭情况,同时聋哑服刑人员对他的戒备心消除了,“话”匣子随之打开。十天、一个月、几个月过去了……孙昕的手语越来越娴熟,愿意主动与民警交流的聋哑服刑人员也越来越多。

管教注重细节,帮扶催生忏悔

在聋哑服刑人员改造转化的工作中,孙昕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带领着一个矫治团队,里面不乏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民警。这些年轻人跟着孙昕,也逐步掌握了手语技能。

聋哑服刑人员虽然听不见,但眼睛特尖。和他们打交道,要特别注重细节。每年3月3日国际爱耳日这天,孙昕都会带着团队成员来到聋哑服刑人员中间召开小型座谈会,谈谈改造、聊聊亲人,而这已成为监区的惯例。

聋哑服刑人员比健康犯更渴望温暖,更渴望认可。实践证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奖惩分明,就会营造心平气顺的改造氛围。

聋哑服刑人员张某,有18年的刑期。平常,他不服管理,自由散漫、脾气暴躁,与他人关系紧张。张某的举动引起了孙昕的关注。联系张某家人,得知妻子无业、父母年迈多病、女儿还在上小学。张某入狱后,家人对他非常失望,跟他断绝了联系。

通过与张某女儿的学校联系,孙昕意外知晓山区的孩子们没有过冬棉衣。于是,他发动监区民警募捐,购买了两百件棉衣。利用休假时间,他带着团队不远千里,肩背身扛,为孩子们送去了所需的物品,并与当地学校签订助学协议,决定资助张某的女儿顺利完成学业。

爬了十几里山路,孙昕看望了张某的家人,将张某服刑生活中的视频片段放给他们看,并将家人对张某的鼓励和期待录了下来,带回监区。看到视频中多年不见的家人,张某捶胸顿足,失声痛哭。湘西山区的贫困状况,令其他犯人也落下泪水,纷纷要求捐款资助贫困儿童上学。

而当看到监区民警为自己家人所做的种种帮扶努力时,张某颇为触动。现在,重拾亲情、感受温暖的张某有了大变化,更遵规守纪了,更爱微笑了。年底,他被评为监区的积极分子;孙昕也为他上报了入狱以来的第一份减刑材料。

目前,在孙昕的带动下,南汇监狱将服刑人员捐出的忏悔金,建立了一个帮困助学基金,用以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求学。

“墙内改造好,墙外生活好”

“把大墙内的人改造好,让大墙外的人生活好”,是监区民警践行的准则。南汇监狱的人民警察始终注重引导聋哑服刑人员走好人生之路,培养他们的独立人格,最终实现自尊、自立、自强,使他们重新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聋哑服刑人员杜某55岁,因盗窃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6年。因身患低钾症,他四肢无力,脚部水肿,需要定期治疗。入狱后,其妻羞愤交加,不幸去世;其子对这个不称职的父亲心怀怨恨。

因与儿子关系长期失和,杜某心情抑郁。今年5月,临近回归的杜某,经过多次沟通仍然无法取得儿子的谅解。为此,他甚至赌气将饭菜打翻在地。孙昕对其不冷静的行为进行了批评,杜某惭愧地低下头。

之后,孙昕试着拨通了杜某儿子的电话,并带着民警登门劝说。一次,两次……其子被孙昕的良苦用心所感动,开始愿意和父亲通信。终于,病榻上的杜某接到了家人时隔6年寄来的合影:照片上儿子和媳妇抱着孙子,灿烂的笑容洋溢着满满的幸福;照片的背后写着一行字,“早日回家,我们等你”。

前不久,孙昕意外收到杜某的信。信中说,如今他最大的乐趣就是抱抱孙子,享受天伦之乐。业余时间,还参加了区里的聋哑人志愿者服务队,早晚高峰在公交车站挥小旗、捡烟头。他还将和几名朋友区世纪公园办一个夏季聋哑人小型运动会,想邀请孙昕去看看。

七年来,孙昕及其团队累计教育管理聋哑服刑人员152人,经教育的聋哑服刑人员刑释后的改好率达98%以上。

记者手记

在不同场合,监狱干警总会强调要给服刑人员以尊重。为什么要给他们留面子?原来一线干警发现,单纯的训诫只会带来反抗,一味的暴力只会滋长暴力。只有那些在服刑期间,愿意敞开心扉、愿意反省和改变的人,出狱后才有可能重新做人。

这样的敞开心扉,基础在于尊重。“他们首先是人,喜怒哀乐和常人没什么不同。要与其建立理解,同样需要双方的敞开与接纳。”监狱之内,不同岗位上的干警们的工作心得惊人地相似。而对于无声世界里的服刑人员来说,看到有人愿意主动走进他们的世界,看见伸出的援手和开启的灯光,可想而知是一种怎样的感动呐!

一名干警曾经向我展示他收藏的一幅海报:画面前方一名狱警正在送一名服刑期满的男人出狱;上方有一行字,是对全社会的请求——“你们对他的支持与接纳同样重要”。

是的,只有当警囚之间有心灵的对话、情感的沟通,才可能实现启发疏导、教育转化。只有全社会愿意呵护、鼓励和支持服刑人员的向善之心,这些身处泥泞之中的心灵才会真正发光发亮。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图集
    广告
    24小时热文
    合作机构
    邓州市,邓州网,邓州吧,邓州论坛,邓州门户网
    手机客户端
    邓州门户网公众微信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377-62265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