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门户网,邓州在线 邓州门户网手手机app
  邓州吧   茶馆杂谈   邓州:耕读大城(四)
返回列表
查看: 3421|回复: 0
收起左侧

[邓州事儿] 邓州:耕读大城(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9 13: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接耕读大城(三))

早在夏商周三代,邓州已是王化之区,《诗经》中的《周南》《召南》里,有些诗篇即是采自邓国江汉流域的民歌。南北朝时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载了当时荆楚地区的岁时风俗,其内容至今被专家学者广泛引用;唐代岑参的边塞诗气势豪迈,远播异域;宋代贾黯,仁宗时高中状元,著文集30卷,以议论见长;明代李贤官至宰相,侍四帝五朝,有多部文集传世,其诗文质朴娴雅,意蕴深邃,其主编的《大明一统志》,资料翔实,沿用至今;清帝师彭始抟德尔诗文,民国年间丁肈青的《中法文化交通史》等都是光耀史册的名篇佳作。

丰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文化氛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邓州人,孕育了一批文学家,他们著书立说,各领风骚,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五四”运动以后,特别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姚雪垠问鼎文学殿堂以来,邓州作家群更是备受瞩目。

姚雪垠被茅盾誉为“文坛飞将”,其代表作《李自成》被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长篇历史小说创作的开山之作。

儿童文学作家韩作黎的中篇小说《两千里行军》被译介到国外。

著名语言学家丁声树主编的《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小词典》使全中国人受益。

著名军旅作家周大新也是从邓州大地升起的中国文坛之星,目前热播的电视剧《湖光山色》便是他的力作。该作品风土人情特色鲜明,语言幽默风趣,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周大新出生在邓州构林,他的许多小说都取材于邓州农村,他常说,是家乡给了他创作的灵感。

著名作家二月河的中学阶段就在邓州度过,其中高中就读于设在花洲书院的邓州一高,他的帝王系列长篇小说《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被称为“落霞三部曲”,浩浩13卷,洋洋500多万字,多次再版,拥有庞大的读者群。

目前,邓州作家群的团队日益壮大,邓州人先后创办了《穰原》《红袖》《邓州文学》《红学研究》《范学研究》等高水平的杂志,极大地提高了城市文化品味。

刘朝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自豪地说,邓州人爱文学、爱写作,一年有上百套书籍出版。


城市雕塑



非凡创造

“千文架阁法”是我国最早规范档案的管理方法,一直沿用到民国时期。
写进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的“4+2”工作法是邓州的另一个发明创造。

农耕文化熏陶下的邓州人知书达理、循规蹈矩,但邓州人也是不乏创造力的。

历史上两大发明创造让邓州人铭记在心。

宋代周湛的“千文架阁法”是其一。

“千文架阁法”是我国最早规范档案的管理方法,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一直沿用到民国时期。《宋史》载:周湛,字文渊,邓州穰人。他为人通达,不拘小节,性情和善,平易近人,不爱摆官架。他先天聪慧,才能出众。北宋真宗天禧二年出身进士甲科,后中吏部的身言书判。他“天资强记,吏胥满前,一见辄识其姓名”,且“善射弩,虽隔屋亦中的”。于政事清正廉明,爱民如子。每到一地,即教化吏民,扶弱救贫,兴利除弊,亦不畏权贵,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还明于治乱,善抓关要,且不墨守成规,善于创新。周湛为江南四路转运使时,州县簿领案牍,淆混无记次,且多亡失,民诉讼无所质,至久不能决。于是,周湛便发明了“千文架阁法”的内容,他首先用南朝梁周兴嗣一夕编缀的《千字文》的诗歌文字先后顺序分类立号,第一号档案立为“天”字号,第二号为“地”字号,依次顺推。再在每一字号下按岁月(年、月、日)先后顺序编排。最后还规定,对失去档案的要进行严厉追查,即“严查遗失之罪”。这些规定,不但避免繁多档案大分类的杂乱,又保证了每一类内的有序,亦使收藏到的档案不至于遗失。其法可行,其用甚佳。故经周湛奏请,朝廷便“颁诸路为法”,随即宋王朝的各级各类机关,便依此设置收贮文书档案的架阁库。
(上接耕读大城(三))

写进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的“4+2”工作法是邓州人的另一个发明创造。

南阳市委常委、邓州市委书记刘朝瑞逢年节回农村老家看望父母,听到乡亲们讲述的一些事情,对他的触动很大。如村委会选举前夜,拉选票成风,各家各户的狗狂吠一宿。还有一回,村干部想集资修路,临时请来几十位村民表决。干部宣布,同意集资的把小板凳搬到左边,不同意的搬到右边。这种表决办法,让刘朝瑞的父亲犯了难,老人只好坐到了会场中间。

2005年以前邓州市绝大多数农村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干部与群众是两股绳,两驾车,各使各的劲,各走各的道,界限分明。邓州市委、市政府通过深入调研后认为,在民主、法制以及市场经济日益深入人心的形势下,农村工作再沿用过去的老思路、老方法,不仅难见实效,还会诱发矛盾。

刘朝瑞说,这些事情反映出的问题不小。仅有民主选举,没有配套的民主管理、监督、决策制度,选举成了“争权”,争权后再“取利”,结果民主选举产生的村干部也不用民主的办法办事。必须建立一套民主管理、监督、决策制度,把村民自治落在实处。

随即,邓州市委、市政府出台文件,要求所有村级重大事项,在村党组织领导下,经过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会议决议这“四议”程序,并做到“两公开”: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

这就是“4+2”工作法。

推行“4+2”工作法以来,邓州市先后解决了土地征用、道路修建、合作医疗、农村低保、宅基地审批等村级事务。

2009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河南调研期间听取了“四议两公开”工作实施情况汇报,给予充分肯定,要求河南率先推广,并作出重要批示:“邓州工作法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可加以完善并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他认为,“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把党的领导、村民自治、党内基层民主和农民主人翁地位融为一体,是基层建设的制度创新之举,是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的有效实践形式,要在总结中推广,在推广中完善,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2010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河南考察工作时指出:“河南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创造出‘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目前正在全国农村推广。希望你们总结经验、继续探索,把基层党建工作做得更好。”

2010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第26条明确写道:“总结各地实践经验,因地制宜推广本村重大事项由村党支部提议、支委会和村委会联席会议商议、全村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以及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的做法。”


市民休闲



宜居城市

如今,邓州人在为社会经济发展而“耕”、而“读”之后,也开始享受现代文明,全面构建和谐社会。

在邓州,有2个城市雕塑和众多文化茶馆让记者印象颇深。

市区中心,范仲淹老先生手捋长髯“忧乐”凝神,书香味扑面而来。

市区东部,一匹骏马撒蹄奔腾,昂首长啸,象征邓州的与时俱进和飞速发展。

2个雕塑,意味深长。

邓州有文化茶馆1300多个,文化茶馆内设有远程教育网点、图书室、球棋赛场、专家讲堂等。文化茶馆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群众素质,促进了社会稳定。邓州文化茶馆荣获文化部第三届“创新奖”和第十五届“群星奖”。

不错,农耕文化与书香文化在邓州已经融为一体,这大概就是耕读文化吧?耕读文化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之一,其中包含的勤劳俭朴、勇毅刚强、知书达理、和衷共济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国人,并对我国现时代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与启示意义。

在邓州城中感受到耕读,备感亲切。

如今,邓州人在为社会经济发展而“耕”、而“读”之后,也开始享受现代悠闲:城乡文化广场演绎着激情,演员、观众、游人同台献艺,歌声响彻九霄;夜幕降临,小游园内舞曲悠扬,群众、游人欢快起舞,旋出一片新的天地……


请继续阅读:
《耕读大城(五)》
http://www.dengzhou.org/thread-29973-1-1.html
门户网就是您的家!欢迎您常回家看看!如果您喜欢邓州门户网,请介绍给您身边的朋友!有了您的支持,门户网才能走得更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通行证

收藏:19 | 帖子:1万

广播台

精彩推荐

邓州市,邓州网,邓州吧,邓州论坛,邓州门户网
手机客户端
邓州门户网公众微信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377-62265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