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门户网,邓州在线 邓州门户网手手机app
  邓州吧   茶馆杂谈   南阳邓州“编外雷锋团”:五十年的发扬光大
返回列表
查看: 1330|回复: 0
收起左侧

[邓州事儿] 南阳邓州“编外雷锋团”:五十年的发扬光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31 06: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邓州“编外雷锋团”是继承和弘扬雷锋精神的典型代表。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深入贯彻落实全市领导干部会议精神,突出“四抓”“四保”,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本报特别推出《五十年的发扬光大——邓州“编外雷锋团”践行雷锋精神综述》重点报道,深入总结“编外雷锋团”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他们的时代精神,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加快中原经济区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10月29日晚,由邓州“编外雷锋团”吧友营发起的“我们都是雷锋人——救助22岁患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邓州市陶营乡徐楼村吴英募捐义演”在邓州市古城广场举行。当晚,现场上千名群众自发捐款11.6万元,解决了吴英治病的燃眉之急。

这是邓州“编外雷锋团”践行雷锋精神的一个缩影。数十年来,邓州“编外雷锋团”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发扬雷锋精神,谱写了一曲曲弘扬雷锋精神的壮美乐章。《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河南日报》、《南阳日报》等新闻媒体多次给予报道,称他们是“一个光彩夺目的学雷锋群体”。

今年初,市委、市政府、南阳军分区联合作出《关于向“编外雷锋团”先进群体学习活动的决定》,为我市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注入了强大动力。2月28日,市委书记李文慧在调研邓州“编外雷锋团”先进事迹时提出,要与时俱进学雷锋、持续提升学雷锋、履职尽责学雷锋、务实重干学雷锋,进一步传承发扬雷锋精神,使雷锋精神的火种代代相传,使雷锋精神的旗帜永远飘扬。

一种矢志不渝的信仰

——信仰是一种精神、一种渴望、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是激发勇气和创造力的重要支柱

雷锋和雷锋精神,深深镌刻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中,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勇前进。半个世纪过去了,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我国涌现出无数雷锋式的先进人物,他们继承和弘扬雷锋精神,为其注入了新的内涵。邓州“编外雷锋团”便是继承和弘扬雷锋精神的典型代表。

1960年,邓州560名青年应征入伍,被分配到原沈阳军区工程兵某团,成为雷锋的战友。他们在与雷锋一起生活、战斗的日子里,亲眼目睹了雷锋的先进事迹,感受了伟大的雷锋精神。

他们从1963年至1986年陆续退伍转业回到家乡,在各自的岗位上践行雷锋精神的信念不变、追求不变、激情不变,始终坚持不懈地以“雷锋战友要为雷锋争光”为座右铭,不断勉励自己,默默无闻甘作“革 命的傻子”、“人民的傻子”。坚定理想信念,立足本职岗位,像雷锋那样做人做事,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编外雷锋团”。

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是雷锋精神的精髓。邓州“编外雷锋团”传承和发扬雷锋精神,始终爱憎分明、信念坚定,爱岗敬业、关心集体,无私奉献、乐于助人,艰苦奋斗、刚正廉洁。

“编外雷锋团”团长、原雷锋团第九任团长宋清梅收入并不高,却经常资助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宋长春就是他资助的对象之一。宋长春1992年考上师范学院,因为家里困难想退学,宋清梅知道以后,当时就送去1500元。如今,已经当上教师的宋长春说:“这1500元钱改变了我的命运,更让我知道了雷锋精神的价值所在。我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这种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而且教育孩子们,让他们也学会怎样做人,以后怎样在社会上帮助别人。”

给需要帮助的人施以援手,为濒临失学的孩子送去希望……邓州“编外雷锋团”成员,以细微平凡、乐于助人的行动,默默守望温暖的道德信仰,始终延续闪光的雷锋精神,塑造了优秀的群体形象,用心血和汗水谱写了一曲具有时代精神的“雷锋之歌”。目前,“编外雷锋团”发展到13个营、4300余人,先后有400多人次荣获省市先进个人称号,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他们是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学习的楷模。

一种顽强执著的坚守

——脱下军装誓言不变,时代发展信念不变,职务调整追求不变,书写了一部弘扬雷锋精神的壮美篇章

“一生无愧为雷锋的战友”。脱下军装誓言不变。宋清梅转业回乡,任副科级的文明办副主任。有人为他打抱不平,但宋清梅说:“像雷锋那样当个螺丝钉不好吗?”在文明办副主任岗位上,宋清梅兢兢业业工作,一干就是10多年。像宋清梅一样,战友们脱下军装后,执着地践行雷锋精神。

时代发展信念不变。“60岁的于彦斌入党了!”得知这一喜讯,老战友为他举行了专门的仪式。当这位老兵庄严地举起右手时,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1961年,在一次施工中于彦斌的手受了伤,生活有些不便,雷锋鼓励他战胜困难和挫折,还经常帮他洗衣服、缝被子。退伍后,他在一家企业当保管员。在这期间,他硬是从空油桶里为国家抠出了60多吨油料,人称他为“于老抠”。退休后,于彦斌义务担起了“编外雷锋团”展览馆的清洁工作和300亩“雷锋林”的管护任务。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困难和考验一个接着一个。像雷锋那样,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在这些老兵心中坚如磐石。

地位变了追求不变。“服务人民,不为名利;奉献社会,不求索取。”这是邓州“编外雷锋团”老兵们的人生追求。他们中,有不少人是局长、科长。随着职务的升迁、社会地位的变化,金钱、名利等考验也多了起来。但他们不为所动,甘当“傻子”。曾和雷锋床挨床的姚德奇,转业后任邓州市房管局局长,掌管大笔经费和房源。但有人送给他一个绰号叫“一碗端”。为啥?姚德奇立下铁规:不管来客是谁,都是一碗羊肉汤、两个油馍,想拉近乎挖房源,没门!“编外雷锋团”的影响大了,有的商家就打起了“雷锋”的主意。去年春节前,一家保健品公司的老总跑到团部,掏出一包钱,想聘请他们以雷锋战友的名义当形象代言人。他话音刚落,就被“请”了出去。送上门的钱不挣,却总惦记着让群众先富起来。在农村的老兵们,有260人先后当了村干部,带富了47个贫困村。

正是这点点滴滴的行动,继承和发扬了雷锋精神,塑造了优秀的群体形象。

一支迅猛壮大的队伍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作为一种精神会形成强大的动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与时俱进,不懈努力,持续提升,支撑发展

邓州“编外雷锋团”,薪火相传,星火燎原,使雷锋精神在南阳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徜徉在邓州市街头,雷锋塑像、雷锋大道、雷锋广场、雷锋小学、交通雷锋岗、公交雷锋号等随处可见,学习雷锋的队伍不断壮大,邓州也因此成为享誉全国的“中国第一雷锋城”。

“编外雷锋团”矢志不渝地做雷锋精神的传承者和实践者,深入各单位、各中小学校作报告,用他们的言行播撒和实践雷锋精神。他们先后在各地举办雷锋事迹和“编外雷锋团”事迹报告会800多场次,听众达60余万人次,为广大干群架起了一座“认识雷锋、了解雷锋、走进雷锋”的桥梁,为社会注入了一股“知雷锋、爱雷锋、学雷锋”的新风。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少年营、青年营、大学生营,房管营、交警营、电力营、南阳理工学院大学生营,还有发源于网络的吧友营,“编外雷锋团”的队伍已从最初的560名“雷锋战友”,扩展为现在的13个营4000余人,涵盖多种行业、各个年龄段。他们受同一种理念感召,那就是雷锋精神。

电力雷锋营结合电力行业的特点,鼓励员工立足岗位学雷锋,先后组建了30多个电力雷锋班,不断吸收业务技术精、品德优秀的业务骨干加入,打造便民队伍“家政电工”和“三八雷锋班”,成为市民称颂的“家庭电保姆”。

2006年组建的“编外雷锋团南阳理工学院大学生营”,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全国**联合表彰为“全国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优秀团队”,95名成员全部获得过各类奖学金,79人光荣入党。

“吧友营代表很新锐的力量,雷锋精神永远不过时。”网名为“老实人小舟”的周正来是邓州贴吧的活跃分子,他说父母从小教育他做一个好人,上学时也听过“编外雷锋团”的老兵们作报告,他很乐意传承雷锋精神。吧友营2010年3月成立之初仅130人,现在已发展至千余人。扶贫济困,传播善意,是吧友营的信念。通过捐款、义卖、演出,吧友营已救助了110余名患者。

如今,在2.66万平方公里的南阳大地上,学雷锋蔚然成风,1100万南阳人与时俱进学雷锋,持续提升学雷锋,履职尽责学雷锋,务实重干学雷锋,赋予了雷锋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并使之成为推动南阳科学跨越的坚实道德基础、不竭的精神动力、宝贵的文化品牌!

一片犹如潮涌的赞誉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同样,一个人或者团体,赢得一部分人的赞扬容易,难的是得到大家的共同称赞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编外雷锋团”犹如中原大地熊熊燃烧的“道德火炬”,炽热而又明亮。“编外雷锋团”的每一位成员都是文明和道德的播火者,是雷锋精神的践行者、传播者,大家共同用行动赢得了赞誉。

2003年,中宣部、解放军总政治部把“编外雷锋团”确定为全国、全军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2004年,“编外雷锋团”党支部被中组部表彰为“全国离退休老干部先进党支部”;2005年,“编外雷锋团”被中国雷锋精神研究会命名为“中国雷锋集体”;2006年,邓州市被中国雷锋精神研究会、中国雷锋城委员会命名为“中国第一雷锋城”;2009年,“编外雷锋团”再次在全国全军得到了大力宣传,宋清梅作为学雷锋先进代表赴济南军区“八一”礼堂作事迹报告。今年2月29日,在北京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上,宋清梅代表“编外雷锋团”作了典型发言,这是我省惟一登台发言的先进典型。

近年来,“编外雷锋团”先后有500多人次被各级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精神文明建设标兵”,近百人立功受奖。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和市委、市政府、南阳军分区还分别作出向“编外雷锋团”学习的决定,“编外雷锋团”先进事迹成为亿万中原儿女学习的生动教材、心中的榜样。

“编外雷锋团”的先进事迹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等中央级媒体,纷纷报道了“编外雷锋团”的事迹,称他们是“一个光彩夺目的学雷锋群体”“编外雷锋团”的名字走向全国,响彻神州大地。

在群众的眼里,“编外雷锋团”就是道德坐标,大家用民谚来赞美:“他们做的好事就像天上的星,看得见,数不清。”

一个伟大时代的需求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引领伟大的事业。雷锋精神是永不褪色、永放光芒的旗帜,具有新的时代内涵,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本质要求,是推动科学跨越的精神力量

“编外雷锋团”之所以能在南阳大地诞生,并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既有培养其茁壮成长的丰厚土壤,又有引领发展、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时代需求。

雷锋,不朽的丰碑、永远的榜样。近半个世纪以来,雷锋同志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坚定信念,奉献、敬业、创新、创业的崇高精神,影响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干部群众奋勇前行。如今,雷锋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正在华夏大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近年来,雷锋式的先进典型在南阳更是层出不穷,进而产生了引人关注的英雄群体。在这个英雄群体中,有在汶川大地震中英勇献身的英雄战士武文斌;有隐功埋名、坚守信念的共产党员王金山;有淳朴善良、舍身勇救4名落水儿童的柴小女;有身患重病、履职尽责、无私奉献的全国模范检察官杜东翔;有用生命书写忠诚的桐柏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王修记;有心系群众、舍身为民的驻村干部周建奎;还有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迁安和筹办第七届全国农民运动会两大“国字号”工程中,献出生命的基层干部马有志、王宛川、董文斌……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南阳人,正是他们的优良品质、可敬精神和可贵行动,焕发出照亮心灵的光芒,成为引领我们前进的精神灯塔。

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的重大政治任务,是每一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使命。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如何经受住“四个考验”,防止“四个危险”,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必须面对和解决的新课题。武文斌、王金山等南阳英雄群体的先进事迹有血有肉、鲜活生动,是对广大动员干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教材,能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向英雄群体学习,用他们的精神指导工作实践,持续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探索“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推动南阳又好又快发展。

党风引导民风,官德影响民德。每一名共产党员,倘若都能成为雷锋那样“滋润土地”的一滴水、“照亮黑暗”的一缕阳光、坚守岗位的一颗“螺丝钉”,跨越了半个世纪的学雷锋活动定能够历久弥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南阳大地必能更加彰显,千万百姓必将更加坚定地永远跟党走。
门户网就是您的家!欢迎您常回家看看!如果您喜欢邓州门户网,请介绍给您身边的朋友!有了您的支持,门户网才能走得更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通行证

收藏:19 | 帖子:1万

广播台

精彩推荐

邓州市,邓州网,邓州吧,邓州论坛,邓州门户网
手机客户端
邓州门户网公众微信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377-62265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