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门户网,邓州在线 邓州门户网手手机app
  邓州吧   茶馆杂谈   农民是什么?
返回列表
查看: 7289|回复: 2
收起左侧

[邓州事儿] 农民是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14 02:5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句耳熟能详的古诗说明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我们吃的粮食是由农民的汗水凝聚而成的。我觉得,当我们吃饱喝足之后,即使不念农民兄弟的好处,至少也不应该骂农民而恩将仇报吧。  

我发现,我错了,大错特错了。现在,有一个在报刊影视上出现频率极高的词:农民意识。啥叫“农民意识”?对此,我曾专门查过《现代汉语词典》、《辞海》、《辞源》之类的工具书,并没有发现这个词的影子。但通过结合一些文章、台词内容揣摩,觉得这个词含有保守、落后、狡诈、自私、封闭、狭隘、目光短浅、头脑简单、行为愚蠢等含义,是个地地道道的贬义词。经常听到一些人挖苦讥讽他人时说:“瞧你,整个一个农民”。你听听,“农民”是什么,至少也不是个褒义词吧。领导干部不胜任工作称之有农民意识,工厂厂长把厂子搞砸了称之有农民意识,体育比赛比输了称教练有农民意识,作家写不出好作品称之为有农民意识,科研人员不出成果称之为有农民意识,导演把作品弄砸了称之为有农民意识,演员演不好自己的角色称之有农民意识,连某些腐败分子也称为有农民意识……
  

天哪,原来农民成了一个超级大破筐,一切坏东西都可以毫无顾忌地往里装。反正农民容易欺负,不欺白不欺嘛。其实带有“农民”二字的贬义词不止一个,比如农民心态、农民思想、农民观念、农民作风、农民思维、农民形象等等,不一而足。人们把脏兮兮的屎盆子强硬地扣在农民老大哥头上,纯朴的农民忍了。可人们似乎还不解对农民的“心头之恨”,于是又把农民当成了笑料。本来,农民朴素善良,不像卓别林那样富有幽默感,他们大多为人实在,老实本份。我觉得我们的艺术家们确实有非凡的创造力,他们处心积虑,绞尽脑汁,终于把农民变成了笑料。你瞧,农民一上台,观众乐开怀。台上的农民不是像要饭花子,就是二百五,或者是傻子疯子,或者是土老冒,有如“刘姥姥、阿Q、陈奂生”之类。有意思的是,台上的看上去土得掉渣的演员,但嘴上功夫极佳,油腔滑调,口无遮拦,男腔女调,女腔男调,东扯葫芦西扯瓢,最终被贬损得面目皆非的“农民”,却赢得了观众的开怀大笑和如潮掌声。 

对此,我无论如何也想不通。我们到底怎样对待踏踏实实、老实巴交的农民呢?象上述那样毫无道理、无缘无故地拿农民干涮,于心何忍啊!农民兄弟是点燃了谁家的房子还是把谁家孩子扔到井里了,而遭受这样无情的报复,真是匪夷所思哪!
买了楼房之后,我找了几个民工来房间干些杂活,把营生向他们交代后我就上班去了。我下班回来时,对门的老大妈神秘兮兮地把我叫到她的家里,一本正经地对我说:这些民工都是农民,是小偷、流氓、抢劫犯,你怎么相信他们,太危险了,你脑袋里少根筋吧……直把我这个农村出生的人气得嘴歪眼斜,一句话也说不上来。

北方一家报纸刊登一则消息,配有图片,在寒冷的冬天,一群穿着单衣的农民,在简陋的工棚里,蜷缩成一团。原来他们干了大半年的活也没有拿到一分工钱,如今他们身上没有钱,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在他们可怜巴巴的眼神中流露出无奈和愁苦。在铁路春运涨价听证会上,一位农民代表,用其微弱的声音陈述自己打工的不易,说明民工的艰辛和困苦,他希望铁路部门在春节期间不要涨价,但他说的一点用都没有,虽然他代表着一亿农民工,但没有力量改变弱者的命运。某地在公共厕所外面贴上告示:不准农民工进入,至于为什么,没有说,也许,原因是民工是农民吧,你想问为什么,没有人回答这类的小问题。有一个地方的农民工市场,流行这样一句口头禅: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农民工到处是。农民工和蛤蟆是什么关系,似乎很微妙,也许农民工的处境根本不如蛤蟆呢。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中几个农民的形象是:半呆半傻,猥琐不堪,没有人样,农民一点激情都没有,有的是傻气和怪样,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剧情需要”吧。一名贪官在总结走上犯罪道路的教训时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我曾为集体做了很多工作,由于放松了思想改造才滑入犯罪的深渊”。在此之前,他从来没有说过他是农民的儿子。一官员嫖娼时被公安人员抓获,当公安人员问他从事什么职业时,他说他是农民。看来,农民也是有用的,在紧要关头可以充当替罪羊了。一位大款高声叫喊:“打工的,我的手机掉到了水塘里,快去捞,捞上来有重谢”。两位农民下去了,捞了半天什么也没有捞到,到是弄的全身都是臭泥,脏水。上面的大款却哈哈大笑:“瞧你们那傻样,我说什么你们就信什么?”然后扬长而去……
农民兄弟:你的名字是弱者吗?谁来拯救这些农民兄弟?

固守了几辈子的土地,已经越来越不能为农民们带来任何的效益了。遇上不太好的年景,望着颗粒无收的土地,想一想巨额的盖房费用和娶妻彩礼,该怎么办呢?于是,打点起简单的行装,满怀希望地奔走异地他乡以谋求富足。然而并没有一技之长而又离开了赖以生存的土地的农民,在车水马龙、火树银花、灯红酒绿一派辉煌却又冷冰冰的城市里又怎么能谋到富足呢?无可奈何,只得在四处碰壁、尝尽人间的酸甜苦辣后,带着一身的疲惫和伤痕,落寞地回来。那又是一条怎样的打拼和回归的血泪斑斑的道路啊?

《讽刺与幽默》刊登过一副漫画:三个返乡的民工,有一个是身体完好身体没有残疾的人,他两手空空,没有拿到一分钱;有一个胳膊受了伤,打上了石膏,他手中有一些钱,显然他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而另一个断了腿拄上了双拐,他手中的钱又多了一些,这是他用双腿换来的……看完之后让人辛酸不已。
《特区警官》报道:某地一民工,在高高的脚手架上摔了下来,把脊椎摔断了,变成了瘫子,狠心的老板竟然先后两次将活人送进火葬场。幸亏火葬场的人认真仔细,拒绝将活人火葬,这才使这位可怜的民工没有活着被推进火炉中。但是这位农民兄弟还是在惊吓中离开了人世,他是带着对这个世界的无限失望而离去的。

……
……

的确,在农村中固守着这样一种观念:一个农民在一辈子如果完成了两件大事,那么他在别人面前就有着无限的荣光。一件是在有生之年盖一院新房,携儿带女欢天喜地地入住;另一件就是为七长八短成长起来的儿女们一个个完成终生大事。事实上,对于没有稳定收入的农民而言,成就儿女们的终生大事比成就一院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的房屋更具有挑战性。因为,在农村建房,他可以自己出工出力,而且还可以砍自家林子里的树。为儿子娶媳妇,可不是简单的砍几棵树,出点力的问题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土地却难求自足的农民自然有其自身的精明。然而,这种精明里明显的带着自欺欺人、无可奈何的性质。因为在他们的眼里“自家有女初长成”,是该待价而沽的时候了。于是,沉淀积累延绵了数千年之久的礼仪教化,在一夜之间因为道德防线的大幅度溃败而土崩瓦解了。于是,形形色色的闹剧便在光天化日之下紧锣密鼓地上演了。


如今,“嫁女致富”在农村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娶媳妇永远是农民心头的隐痛。也许乍看来这是个很矛盾的句子,但是真的是“几家欢喜几家忧”。有女儿的人家,大女儿换了个好价钱,二女儿正在长大,那个乐呀,简直是喜上眉梢;没有女儿的人家,为大儿子成家已经把整个家倒腾空了,还有大笔的外债要还,而二儿子转眼又该要媳妇了。唉——“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本地农村流传着一段快板书《女人行》,虽然有些偏激,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农村娶媳妇的艰难情状。现择录如下:

自从毛主席称为半边天,妇女翻身掌了权。三从四德抛耳边,管着男人管着钱。里里外外一把手,风风火火闯九州。

闺女时候耍作风,对象找了一大群。挑三捡四不嫁人,彩礼要了十万还挂零。彩电摩托戴三金,没有新房也不行。万事俱备欠东风,最后还得五千才出门。大家听了别笑话,如今的农村都是这行情。家有俩女发了财,家有俩男受贫穷。

媳妇过了婆家的门,轻重营生做不成。好吃懒做无规矩,睡到半前晌都不起身。喂猪做饭靠老人,劈材打碳靠老公。

好吃好喝端上来,可把个媳妇惯了个坏。描眉打扮长不在,抽烟耍钱都学会。客人来了也不招待,给一点言语就不和你在。

又是哭来又是闹,摔盆打碗还上吊。三天俩头和你吵,一不顺心就往娘家跑。公婆男人要知道,如今的乖媳妇可不好找。

……
……

在这种恶性循环之下,就形成了农民不得已而冒险外出打工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仅如此,教育成本和投入的逐年增加,也是造成农民陷入困境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国家减免了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杂费,但是,高中、大学呢?就业呢?面对越来越高额的学费,越来越渺茫的就业机会,使得农民更是望洋兴叹、苦不堪言。真是雪上加霜啊!于是,新的“读书无用论”之风在农村又刮了起来,而且越刮越大。

一个农村孩子如果考不上高中,只是完成了九年义务制教育回到村里,他九年里所学的东西几乎都没有用——这是“新读书无用论”有市场的根本原因。农民的孩子就算能顺利考上大学,其付出的成本在短期内也肯定不可能收回。而且,孩子书读得越多,家庭经济状况就越差;供养大学生越多,其家庭就越贫困。高投入、无回报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出现了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的就业形势,这种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尤其使农民家庭及其子女几乎看不到任何希望。然而,不同阶层子女受高等教育后的结果是极不平等的:父母社会地位愈高,权力愈大,社会关系愈多,动员和利用这些资源为子女求学和就业服务的权力和机会就愈大,而出身农村家庭的大学生的就业就愈加困难了。《中国经济时报》的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高投入、零回报”(短期)的教育现象,被农民称之为“砸锅卖铁”的教育或“倾家荡产”式的教育。这种对教育的投入,囊括了九年义务教育及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特征是收费大幅度上涨。全国高校生均学费已经从1995年800元左右上涨到了2004年的5000元左右(进入新校区的学生的学费大约在6000元);而1995年至今十余年间,国民人均收入却增长不到四倍。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年平均纯收入和农民年平均纯收入分别是9422元和2936元,以此计算,供养一个大学生,需要一个城镇居民4.2年纯收入,而需要一个农民长达13.6年的纯收入。
——这是多么令人触目惊心的一个周期啊!

记得小时候,我邻居家里有一张电影张贴画:《三等公民》,当时对公民几等这类的词语完全没有概念,现在想来,是不是在说农民呢?我不知道。但是现在这个映像竟越发明晰,就现实而言,这是对农民现状最真实的概括,甚至于有过之无不及。我有个外甥跟着在北京打工的父母一块儿,他和其他像他一样的孩子在北京上着民办的学校:低矮的平房、凑合的教师(外甥告诉我那儿的老师比老家的水平还要差)、缺少基本教学器具......外甥告诉我每次经过北京公办的各种设施齐全的小学时都很想进去呆呆。现在,一些条教好的学校虽然也招农民工子弟,可是高昂的学费以及鄙夷的目光足以击溃幼小却已敏感的孩子的心灵。所以,每次面对外甥闪着憧憬的目光问我“什么时候我也能像北京的孩子一样呢”之类的问题时,我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是觉得心里好痛、好痛。我在苦苦地思索:出身农村,真的就低人一等吗?

是职业的称谓,还是身份的烙印?残酷的现实证实了这一点。现在,我和妻子在城市里拿着工资奖金只够过着城市里中下等的生活,可是回到家乡我却俨然是贵族了。同时,也深深地感触到了农村的消费:市场充斥的是劣质的廉价的商品,母亲花十几块钱买了件衣服都认为太高档而爱惜不已…..现实状况下,几乎没有从农村跳出来的孩子再愿意回去的。说实话,我自己就没有境界回去奉献人生与生我养我的农村和父母。而且父母也绝不希望走出去的儿女再回来的,因为他们受够了作为农村人的辛酸悲苦,所以农村依旧,民工依然。我的父母,我的兄弟姐妹,我的农村,长期的现实,不仅使他们依旧穷苦,也使他们很少意识到权利的璀璨、平等的温暖,只能在现实里为了家庭默默的劳苦,本应正常的思想也属奢侈了。

曾经有个笑话,说有个老农到了城里,看见一座高楼就数了起来,一个城里人对他说,数一层楼要收一块钱。城里人问老农数了几层,老农说数了六层,就给了城里人六块钱。城里人走后,老农满脸笑容,自言自语道:呵呵!其实我数了八层!

当你听了这则笑话后有何感想呢?当你看到这张笑脸后又该如何感慨呢?

每每在喧嚣街市上的某个角落里,我猛然看到那一张忠厚善良、朴实慈祥的典型的老农民的脸,又是亲切又是酸楚。在那一道道深深的皱纹中,仿佛隐藏了一生的忧患,劳苦和辛酸;黝黑的老年斑,苦命痣,不知凝结了人间多少艰辛;眼睛有些昏花,呆滞,但却深邃,安详,没有悲哀和怨恨,有的却是无限的欣慰和期望。你看,他们那双勤劳的大手,青筋罗布,骨节隆起,虽然粗糙得象干枯的树皮,但却很有力量。他们把自己一生的精力和满腔心血都交付给了祖祖辈辈劳作生息的土地,交付给了正在成长发育的儿女子孙们。在城里,这个年龄的人,正在安度晚年,享受天伦,或是在老干部活动中心悠哉悠哉地消遣呢。而他们却仍然顶着烈日,在田里耕作,用那剩存的精力,换来背后的满场金谷;农闲时节,还要外出打工谋生,用仅有的气力,支撑着家庭的全部希望。他们清苦一生,创造了生活的一切,他们所需求的,却是一碗粗茶淡饭而已。

农民农村如同一位母亲,用乳汁哺育了中国。可是几乎只有付出没有摄入啊,日渐贫瘠消瘦而且正在受到城市与时代的蔑视与抛弃......
我的兄弟姐妹!我的父老乡亲!我的母亲!看到你们累弯的腰,看到你们粗裂的手,看到你们黝黑的脸……我只想说——

城市,亏欠你们太多了! 中国,亏欠你们太多了!!!


[ 本帖最后由 大周 于 2008-10-7 11:21 编辑 ]
门户网就是您的家!欢迎您常回家看看!如果您喜欢邓州门户网,请介绍给您身边的朋友!有了您的支持,门户网才能走得更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4 05:3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邓州征婚交友
沉重的让人压抑的话题,可怜广大的我的父老乡亲,这世上从来就没有什么公平可言,从你一出生的那刻起,等级的烙印已刻在你的身上。不过,无论我现在怎样,我都可以挺起胸膛说,我就是一个农民,骨子里已注就如此,我也不想怎么改变!
门户网就是您的家!欢迎您常回家看看!如果您喜欢邓州门户网,请介绍给您身边的朋友!有了您的支持,门户网才能走得更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4 05: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邓州门户网会员照片
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可以这么认为:/smile/ :/cool/
门户网就是您的家!欢迎您常回家看看!如果您喜欢邓州门户网,请介绍给您身边的朋友!有了您的支持,门户网才能走得更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通行证

收藏:19 | 帖子:1万

广播台

精彩推荐

邓州市,邓州网,邓州吧,邓州论坛,邓州门户网
手机客户端
邓州门户网公众微信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377-62265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