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门户网|邓州网|邓州吧|邓州论坛

门户网APP
邓州门户网,邓州在线 邓州门户网手手机app

范仲淹与邓州酒

2023-7-22 17:37| 发布者: 邓州门户网| 查看: 7691

北宋庆历年间,范仲淹在邓州当了三年知州,重农桑,兴水利,孜孜民事,政平讼理,使百姓安居乐业。他还十分关注邓州民间手工业发展,如对邓酒的酿造、邓酒品牌、邓酒市场以及邓州人的饮酒风俗都了如指掌。我们可从他 ...

北宋庆历年间,范仲淹在邓州当了三年知州,重农桑,兴水利,孜孜民事,政平讼理,使百姓安居乐业。他还十分关注邓州民间手工业发展,如对邓酒的酿造、邓酒品牌、邓酒市场以及邓州人的饮酒风俗都了如指掌。我们可从他的诗文中看出近千年前邓州酒业的昌盛繁荣景象。

邓酒酿酒工艺

范仲淹知邓时,作有一首《依韵答提刑张太博尝新酝》的诗,对邓州酒的酿制过程作了诗情画意的描写,今天读来依然是历历如在眼前。

庆历六年,范仲淹在西北时的一位老部下、老战友张去惑,来邓州看望他。范仲淹很高兴,陪老部下在百花洲踏雪赏梅,并且用新酿的邓州酒千日醇招待他。张去惑很感激,即席赋诗谢老上级,范仲淹以此诗奉和。诗中在描述千日醇酿造工艺和程序时写道:“客有多闻者,密法为我陈。自言此灵物,尽心妙始臻。非徒水泉洁,大要麯蘖均。暄凉体四时,日月周数旬。其气芳以烈,厥味和而辛。涓涓滴小糟,清光能照人。”意思说:他起初并不知道造酒的工艺流程,后来在体察民情中,遇到一位见多识广的人,给他介绍了造酒的秘方:酿造邓州千日醇酒,不单单是个泉水好的问题,最关键的是用曲要搅拌均匀。还要根据四季气温的不同,控制好发酵的时间。既不能长,也不能短,大概在几个星期之内,这时候打开酒缸,就会芳香扑鼻,甜甜的略带有点辛辣的味道。将酒带糟一起放入酒榨,进行过滤,酒会不断地从槽中流下来,这样榨出来的酒,十分清澈,能照见人影。

范仲淹接下来写道:“固可奉宗庙,宜能格天神。我姑酌金罍,驻此席上珍。”意思是:这样的美酒,既可以用于祭祖,又可以拿来敬神,我今天就是用这样的美酒,招待你这尊贵的老友。

邓州酒宴习俗

在范仲淹描写宴会场面的诗中,有不少地方涉及到了当时的宴会习俗,撮其大者主要有四:

1.开宴先喝三圈

范仲淹还是在上首诗中写到:“引此杯中物,献酬交错频。礼俗重三爵,今乃不记巡。”意思是说,大家举着盛满千日醇的酒杯,相互敬着酒,你来我往,热闹异常。按照邓州的老习惯,酒宴开始,先喝三圈。然后主人敬酒,每人三杯,接下来,互相敬酒,投壶行令。今天我们是老友相聚,就不讲究酒过三巡的习俗了,我们就由着性子喝吧。这种开宴先喝三圈的习俗一直保留到今天。

2.行令以筹投壶

庆历六年自秋至冬,邓州几个月没有下雨,范仲淹忧心如焚。后来下了大雪,旱情解除,很多人向范仲淹道贺。其中有前面提到的张去惑,还有邓州状元、襄州通判贾黯。范仲淹在官邸铃斋里设宴招待他们,二人均有贺诗,范仲淹依韵奉和。范仲淹在给贾黯的《依韵答贾黯监丞贺雪》诗中写道:“铃斋贺客有喜色,饮酣作歌击前筹。常愿帝力及南亩,尽使风俗如东邹。谁言吾人青春者,意在生民先发讴。”意思是说:在我的官邸里,贺客们都非常高兴,越喝情绪越高涨,情不自禁地拿起酒筹敲着桌子吟起诗来,希望上天的力量能遍及天下百姓,让所有的人都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使风俗都像孔子的家乡一样,我们这样做谁能说是发清狂,我们是在为百姓的幸福歌唱啊。

诗中“饮酣作歌击前筹”的“筹”,是当时人们行酒令时用的工具,状如无镞之箭矢。行酒令时,每人四支,双方轮流向一定距离远的壶中投掷,多中者为胜,负者饮酒。这种酒令叫投壶,源自古时的射礼。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宴请宾客的礼仪之一就是请人射箭。有的客人确实不会射箭,就用箭投入酒壶中代替,久之,投壶代替了射箭,成为宴饮的一种游戏。宋司马光著有《投壶新格》一书,详细地介绍了壶具的尺寸、投矢的名目和计分方法。宋以后投壶游戏逐渐衰落下去,不像汉唐那样盛行,仅断续地在士大夫中进行。由范仲淹的这首诗,可以看出邓州当时也行这种酒令。

3.斗茶以助酒兴

宋人饮茶和今人喝青茶大不相同,他们先把茶叶制成茶饼,饮用时,把茶饼碾碎,放在容器中煮沸后再饮用,且每人有一个煮茶的容器,看谁的手艺更好,称为斗茶。有好多时候是边饮酒边斗茶。这一点,范仲淹在他的《酬李光化见寄二首》诗中作了形象的描述。李光化,名简夫,又名宗易,当时在与邓州相邻的光化军任知军,所以人称李光化。李光化是范仲淹的老朋友,两人邻郡为官,时有相聚和酬唱。范仲淹在《酬李光化见寄二首》中写道:“石鼎斗茶浮乳白,海螺行酒滟波红。宴堂未尽嘉宾兴,移下秋光月色中。”意思是:我们用“石鼎”煮茶,用“海螺”喝酒,天色已晚,酒兴正浓,就把酒桌搬到院子里,在秋夜皎洁的月光下继续进行。从这两句诗里,可以了解到他们当时边饮酒边斗茶的那种情形。

4.借酒抒发情怀

由范仲淹的诗句可以看出,那时相聚宴饮时常常在酒酣之时互相酬唱,抒发豪情。如,他在《中元夜百花洲作》诗中写道:“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客醉起舞逐我歌,弗舞弗歌如老何。”意思是:一阵悠扬的笛声传来,天空云散月朗,我作为主人禁不住高声吟歌,客人们已经喝得醉醺醺的,随着我的歌声翩翩起舞。范仲淹的《览秀亭诗》也有这方面的描写。他在诗中写道:“开樽揖明月,席上皆应刘。敏速迭唱和,醺酣争献酬。”诗中的应刘指的是建安七子中的应玚和刘桢,皆以能文知名当时。这四句诗的意思是:中秋之夜皓月当空,众朋友举杯邀月对饮,一个个像应玚、刘桢一样富有才气,思维敏捷,出口成章,互相酬答,争先恐后。这里不仅反映了当时邓州的饮酒习俗,也使范公忧天下之心跃然纸上。

邓州酒市

从范仲淹的诗中,还可以看出当时邓州的酿酒业已经非常发达,形成了市场。如在前文所举的《依韵答贾黯监丞贺雪》诗中就有这样的描写。此诗描写邓州在久旱逢瑞雪之后写道:“浑祛疠气发和气,明年黍稷须盈畴。烟郊空阔猎者健,酒市暖热沽人稠。”意思是:大雪排除了瘟气,解除了旱情,可以预计明年有个好收成。你放眼看邓州郊外,旷野里打猎的人身手是多么的矫健,再看看邓州城里,酒市里热气腾腾,买酒的人熙熙攘攘。这里用一个“稠”字写出了邓州酒市的繁华景象。由这里可以看出邓州酒当时已经形成了相当可观的酒市场。

另外,此诗中“明年黍稷须盈畴”一句很值得研究。此句意思是明年黍稷两种作物将会遍布邓州的田野。黍,俗称黍子,其穗如稻;稷,即谷子,穗呈棒状。黍稷脱壳后形状一样,均称小米。黍子可酿酒,邓州广泛种植可以酿酒的农作物,说明邓州酒业繁荣是很自然的事情。

邓州酒名

邓州酒在宋代叫什么名字,从范仲淹的诗中可以查到两个:一是千日醇,这个名字他在《依韵答提刑张太博尝新酝》诗中有:“时得一笑会,恨无千日醇”;二是邓酝。这个名字见于范仲淹给他的好友尹师鲁的信中。庆历六年四月,范仲淹在邓州任上,派人给被贬任监均州酒税的好友尹师鲁送去了四瓶邠州酒和中成药花蛇散,让他治病。并在信中说“邓酝已竭,候新者送去。”说明当时的邓酝酒非常名贵,供不应求,连知州都没有了。

据宋代张能臣《酒名记》记载:“邓州坊酿酒昌,坛装芳香。名曰:香泉、香菊、寒泉、甘露”。“千日醇”“邓酝”在范仲淹的诗文中被记录和保存下来,使邓州酒名更加丰富多彩。当然,由于年代久远,记载缺失,宋代邓州酒的品牌肯定远远不止这些。

范仲淹赋诗咏邓酒,迄今已近千年。近千年间,沧海桑田,邓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元末战乱,元兵屠城,使邓州遭受了极大的劫难,但是邓州酒的酿制工艺却被传承了下来。

□常振会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0条评论 7691人参与 网友评论 文明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图集
    广告
    24小时热文
    合作机构
    邓州市,邓州网,邓州吧,邓州论坛,邓州门户网
    手机客户端
    邓州门户网公众微信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377-62265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