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门户网|邓州网|邓州吧|邓州论坛

门户网APP
邓州门户网,邓州在线 邓州门户网手手机app

“三种精神”助力城市腾飞

2018-2-17 23:07| 发布者: 邓州门户网| 查看: 4836

本报讯 (记者 曹相飞 通讯员 王中献)日前,中央文明办发布1月份“中国好人榜”,邓州市白牛镇邵营村党支部书记孟宪岑当选“敬业奉献好人”。在刚刚过去的一年,我省有86人荣登“中国好人榜”,其中邓州市8人,涵盖 ...

本报讯 (记者 曹相飞 通讯员 王中献)日前,中央文明办发布1月份“中国好人榜”,邓州市白牛镇邵营村党支部书记孟宪岑当选“敬业奉献好人”。在刚刚过去的一年,我省有86人荣登“中国好人榜”,其中邓州市8人,涵盖了助人为乐、孝老爱亲、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五个方面。
“弘扬‘三种精神’培育核心价值观,效果怎么样,事实最有说服力。”邓州邓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丁心强告诉记者,“三种精神”即忧乐精神、雷锋精神、渠首精神。
“忧乐精神”的传承源于曾经在邓州任知州的范仲淹。在邓州任职三年,范仲淹殚精竭虑、鞠躬尽瘁,重农桑、兴水利、清积案、惩贪官,深受百姓爱戴。应好友滕子京之约,范仲淹在花洲书院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其中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流传千载。邓州市大力传承弘扬“忧乐精神”,通过举办范仲淹廉政思想研讨会,开展“廉政杯”演讲比赛、“忧乐杯”征文、万人诵读《岳阳楼记》、入党宣誓等活动,在反腐倡廉和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雷锋精神”在邓州的大力传承缘于“编外雷锋团”。1960年8月,邓州市560名青年应征入伍,被分配到原沈阳军区工程兵某团,成为雷锋的战友,亲身感受到了雷锋精神。相继复员、转业回到家乡后,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像雷锋那样做人做事,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编外雷锋团”。“编外雷锋团”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在“编外雷锋团”的影响带动下,邓州市涌现出了“抗震救灾英雄战士”武文斌、“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李华敏、“感动中原人物”曾伟等许多先进典型。
“渠首精神”的传承源于引丹陶岔工程和移民搬迁。引丹陶岔工程从1968年10月开始施工,到1974年8月16日通水,其间,邓州市常年出动民工4万多人,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了引渠、渠首闸、引丹总干渠以及下洼枢纽工程建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竣工通水奠定了坚实基础。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该市还前后接纳了6万多名库区移民。特别是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移民搬迁中,该市奉献数万亩良田、兴建29个移民社区,接纳移民6917户30008人,占全省移民安置总人数的近五分之一。该市通过拍摄纪录片《渠首故事》、举办报告会和图片展等形式,让渠首往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在潜移默化中传承“渠首精神”。
邓州邓州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在听取“三种精神”宣传活动汇报时指出:“‘三种精神’是邓州独特的文化资源,我们一定要珍惜这笔来之不易的精神财富。”
目前,邓州市正在持续开展“三种精神”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等活动,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该市新时代丹江口库区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0条评论 4836人参与 网友评论 文明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图集
    广告
    24小时热文
    合作机构
    邓州市,邓州网,邓州吧,邓州论坛,邓州门户网
    手机客户端
    邓州门户网公众微信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377-62265777